找到相关内容400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(2)

    世廪山忠禅师法嗣︰ 建昌府寿昌无明慧经禅师,抚州崇仁裴氏子。......及长阅《 金刚经》,若获故物。依廪山三载,常疑。......偶阅 大藏一览,至宗眼品,始知有...“镇南学林”。四月二十二日传芳师圆寂后,开元寺的资源,也因本圆师的关系,继续协助镇南学林的经营。不过终因经费的困难,镇南学林在年后宣告关闭,该学林学生被合并于台湾佛教中学林。(注163) 1920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1745999.html
  • 只为辜恩始报恩

    大众部的造神运动。 本来是指月的修多罗,却披上了大乘神通的迷彩;造像,诵经乃至等,都能不劳智慧,不经修行,便成就永恒的祝福,佛国净土。 曾几何时,释迦一代开启的以智慧承担实相...教罗 罗,令作沙弥,修习圣道,得至涅槃 ,如我今也。” 由此可知,所谓“涅槃 ”,是指释迦得道成佛,而这个涅 成佛,只要罗睺罗修习圣道,就可以证得;换话说,无论何人,只要修习圣道...

    王绍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446129.html
  • 涤华禅师行略(2)

    金刚经 彼岸非遥非弗遥 无是无非在目前 禅宗必要 读本注者,勿可贪多而图奥。当按佛语,能持等,其功德超越一切功德之上,亦名为功德母,能生一切佛种之儿。等字者,一节一义之妙也。1,无我...举止因果相 浅悟之人尚不知 何况未悟更未证 如如是是凡夫多④ 老庞弃宝沉江底 无善无恶证道心 财宝施纳皆成相 无施无纳即正宗 问:《金刚经》中,受持等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1146320.html
  • 涤华禅师行略(3)

    ,一切执也。2,摩诃般若波罗密多。此一,能得大智慧,到彼岸也。3,若见诸相,非相,非非相。这三,能灭妄归真,亦无归真之处也。4,无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这一,包括也,能持,能用者,必得其果,...而不离此,这三,即名为,口头禅矣。此一口头禅者,是真话头也。如是忆念,三十余年,未曾间断,一刹那间,这一悲惨。有日,此一沙弥,忽然大悟,及时,桶底脱落,心光毕露,其身与心,即得自在,往昔忆念,父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1146321.html
  • 涤华禅师行略(4)

    剖心沥血,苦口婆心的开示,使弟子们深深懂得了,缘遇明眼善知识的重要性。持净戒之人,才能具足安乐。“大恶病中,戒为良药。大恐怖中,戒为守护。”最后,养老又挥笔写了: 苦寻般若入坛经 放出...。 农历三月十五日上午七时三十分,由本山养廉长老主持,许多法师参加,为涤华禅师举行起灵仪式。八时后,天昏地暗,风很大。八十九岁高龄的养廉长老,带领众弟子,乘金山寺安排的两辆汽车,护送师父的灵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1146322.html
  • 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─兼论惠能所批判之看心、看净的禅法

    离色身。”又说:“莫百物不思,念尽除却。一念断即无,别处受生。”又说:“莫百物不思,当令念绝,即是法缚,即名边见。” (37) 另外,流行本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?机缘品》,惠能更用一首,来批判显然...”字。 又 PELLIOT3047 残卷也作“证”字。这十六字,定,净,证为韵,不应作“澄”,故我校改作“证”。下同。”(引见《神会和尚遗集》,页 285。) 30 《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》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647156.html
  • 罗汉图像研究(2)

    须,既去其二,一则有余。  因以示众,物无两遂,既得无生,则无生死。  第八伐阇罗弗多尊者  两眼力用,两手自寂,用者注经,寂者寄膝。  二法相亡,亦不相损,是,在我指端。  第九戎博迦尊者  ...十八罗汉赞,日本建历元年(南宋嘉定年,西元一二一一年)泉涌寺的俊仍也请去了十八罗汉画,相传是贯休的手笔,现藏京都高台寺,从这些事迹看来,如果不是贯休老早就画了十八罗汉,则至迟至北宋中叶以后,必已流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747460.html
  • 金刚经之研究(2)

    福德多。若复有人于此经中,受持乃至等为他人说,其福胜彼。何以故?须菩提!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,皆从此经出。”(注95)本经到处强调“法”的读、诵、研究与布教、传道,远较财施重要。佛教...()昭明太子三十二分与无著世亲之偈释(罗什译本)  (七十七)第一法会因由分─第一─────第一义种性不断第二善现起请分┐ ┌───第二义发起行相├第二─┼───第三义所行住处...

    杨白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847462.html
  • 慧学概要

    忍辱、精进广集一切福德资粮;依禅定而修得般若波罗密多,才能成就大乘果证,断尽所有生死烦恼。故大乘圣典中,处处赞说:于无量劫中,遍修无边法门,而不如一顷刻间,于般若波罗密多经典等,如实思惟受持奉行。...一 佛学之要在慧学二 慧之名义与究极体相三 智能之类别 慧之观境五 慧之进修六 慧学进修之成就 一 佛学之要在慧学唯慧学足以表彰佛法之特色 ,佛法甚深如海,广大无边,而其主要行门,则不外乎信愿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3.html
  • 释法照著: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

    一段引文,也许可以得到提示--“多闻圣弟子”,也就是要符合“多闻”的条件。对于“多闻”佛弟子的特征,经上说:  比丘!若有族姓子,我所说,知义、知法、趣法、向法、趣顺梵行,比丘!说多闻比丘无复过是...的认识论外,亦将两者立场作一比较对照,诚如印顺导师所言:“大乘‘中观’与‘瑜伽’的深义,都可以从本经而发见其渊源。”3又曾说过:“‘阿含’所开示的法门,好像是很多,但自有一贯的核心,这便是缘起。……...

    释法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947972.html